查看原文
其他

王庭槐校长领衔主编的《生理学(第9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国家教学名师、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王庭槐主编《生理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荣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图 1 王庭槐教授主编的《生理学》

(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理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材简介


《生理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是由中山大学王庭槐教授领衔主编,组织中南大学罗自强教授、复旦大学沈霖霖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管又飞教授、河北医科大学武宇明教授等来自全国二十所医学院校生理学知名教授编写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李春凌教授积极参与《尿的生成和排出》章的编写。


▲图 2《生理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材主编王庭槐


该本教材遵循医学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坚持既往“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对象、特定目标、特定限制”的编写原则,以基础-临床融合,医学-人文融合,纸-数-网融合为编写特点,科学整合课程、淡化学科意识、注重系统科学、保证点面结合,实现全书整体内容优化。


该本教材在保留第8版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的新进展,对部分教材内容做了修补和更新,如:将感官系统独立成章,便于学生与临床专科知识对接;新增目前生理学教材中缺乏关注的衰老生理学内容,补充了既往版本相关内容的空白,让学生建立“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意识;紧贴医学前沿动向,增加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生物节律相关的生理学内容,适度融合了部分学术前沿知识到教材之中,例如内源性硫化氢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结果等,激发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和兴趣。


该本教材注重教书育人,有机植入了追求科学真理,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如在绪论中介绍了威廉·哈维向现象求知,通过实验求证问题的科学方法,让学生认识生理学的发展脉络同时建立正确的科学工作思维;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由临床专家与各章节编者逐一配对,将病例分析及临床一线工作者的专业点评融入数字教材中。例如循环章节中将心肌动作电位与临床心电图应用相结合,为学生今后进入临床专业课程时可以有更好的衔接。


同时,基于智能互联网技术,本教材首次探索纸-数-网融合的立体化教材,通过书中二维码融入数字化内容,可使读者便捷地获取课件、图片、视频、动画、微课,链接人卫慕课等数字化教材内容,便于线上学习,在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凸显了融合教材的优越性。


▲图 3 《生理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数字融合教材


自《生理学》第8版出版以来,累计印刷达到163万余册,其中第9版在2018年8月出版至今,累计印刷5次,累计印数650054册。目前该教材供全国各大高等医药院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学生使用,覆盖院校广,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海军军医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吉林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皖南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是国内同类教材中发行量最多、覆盖影响面最广的教材。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开展的融合教材调查问卷“最满意教材”结果中,《生理学》(第9版)获得了全国读者的广泛好评。


潜心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教材建设


中山大学王庭槐教授领衔主编《生理学》(第9版)获此殊荣与其深耕医学教育教学一线、潜心教育教学改革及重视教材建设分不开。他从事医学教育近四十载,1984年率先进行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推进了机能实验教学的课程整合,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1988年,将双相同步反馈技术应用到生理学教学中;1995创建了国内最早的生理跨病生、药理的机能实验课程。并针对学科式课程体系“前期和后期割裂”的弊端,积极推动“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改革,构建了“三早”医学教育新模式;引进及推广“以团队学习为基础的(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并于2014年提出了以“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为特点的“激越四段式教学法”教学法等,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3项排名第一),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


▲图 4 王庭槐教授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排名第一)


教材是依据一定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与学过程实现的重要依托。王庭槐教授认为,“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材的建设”。自1982年留校任教至今,他积极参加及推动了基础医学教材建设,先后主编、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近年来,在我国数字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王庭槐教授领衔主编由教育部、卫计委、科技部重点扶持的国家首部医学电子书包之《生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介绍医学慕课的著作《MOOC-席卷全球教育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领衔建设国内第一部《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慕课网络课程,并任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理学》《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负责人。


▲图 5 王庭槐教授先后参编、主编的教材(部分)


▲图 6《生理学》人卫慕课


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衔接,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王庭槐教授早在2008年领衔撰写《医科实习生临床技能手册》,随后于2012年、2018年分别出版《实习医生临床技能手册》(第1-2版)。除此之外,王庭槐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海鹏教授及陈创奇教授一同主编了融多学科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灾难医学》教材,为医学本科生的灾难医学教育提供优质教材及参考用书。


▲图 7  王庭槐教授主编的其他教材(部分)


“没有好的学术就没有好的教学”


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多年来,王庭槐教授致力于甾体性激素的心血管效应及其信号转导机制和生物反馈生理机制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他从基因和非基因两条途径,心肌和血管内膜、中膜、外膜多个层次系统揭示了雌激素对维持血管结构和功能稳态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获2009年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在对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轴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中,他揭示了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信号轴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雌激素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作用,为临床上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防治策略,并进一步加深了对雌激素发挥生物学作用复杂性的认识。除此之外,王庭槐教授结合现代治疗学前沿研究,建立了目前国内首个研究生物反馈生理机制的实验室,并率先将混沌动力学理论及近似熵分析方法引入生物反馈的信号分析中,解决了生物反馈机制研究中的部分瓶颈难题,并率先应用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进行干预,为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没有好的学术就没有好的教学”,坚持科研教学并举,目前王庭槐教授的“雌激素心血管保护作用”、“生物反馈及其机制”等科研成果已经成为本科生和研究生《高级生理学》、《临床生理学》、《生理学进展》的学习内容。


▲图 8 王庭槐(中)指导学生做实验


中山医学院始终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教材建设的政策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重视医学教材建设并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奖项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在中山大学教材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山医学院将继续建设符合新时代“新医科”特点的新教材,用心打造更多“政治性,思想性强”、“ 创新性,时代性强”、“ 充分彰显中国特色”、“ 社会影响力大”、“ 示范引领作用好”的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为加快推进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中山医的贡献!


▲图 9 中山医学院



来源 | 中山大学教务部

推荐阅读



16岁的新华,等你来表白~

名家荟萃!京广艺术家交流画展在广州新华学院霖霖书院举办


关注广州新华学院[●视频号]掌握最新动态
标星+置顶一秒找到官微君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邮箱:zdxh2018@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